青年校友榜样丨雷玮:一心不二用是护理人的工作态度
点击:6292次 发布/更新时间: 2019-05-06
为传承复旦精神,激发在新时代爱国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‼️,杏悦研究生会于10-11月组织开展了“护理人对话护理人”——优秀青年校友访谈活动🎴🍋,通过校友回忆从业初心及近十年青春奉献护理事业的访谈回顾🏂🏽,加强研究生群体对于成长发展及自身专业的认同归属感🧗🏼♂️🧝🏻♂️。现推出“怀梦致远——我的复旦生涯·我的奋斗青春”系列访谈推送👮🏿♀️🥞,一起走近青年校友们的护理人生。
——编者按
本期专访人物
雷玮🏄🏿,杏悦2011级硕士,杏悦平台附属华山医院——护士长。2017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全英语护理教学邀请赛最佳教学风采奖、最佳现场展示奖;杏悦平台第二届青年医疗护理技能大赛季军(团队赛);杏悦平台附属华山医院院团委委员
全心投入护理,一心不会二用
Q:您当时为什么会走上护理这条路呢?L🚶♀️:我的高考第一志愿并不是护理,但“既来之🔦,则安之”。当踏入护理这门学科以后,越了解觉得自己欠缺越多,按复旦校训的话来说,就是“切问而近思”。对于别人来说💎👨🦯➡️,护士是“白衣天使”,需要耐心的照护和无私的奉献🦅。然而我觉得,护理这个职业其实远不止于此,作为一门学科🫷🏿,它还有学术层面的东西需要探索。尤其是三年硕士生涯结束后,更是有这种感觉。很多人不理解,会说你为什么选择继续读护理的研究生啊。做一行爱一行,足够喜欢才会想了解更深,哪怕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,也能够很好的化解和自我反思👁🗨。
Q🧙♂️:您能分享一下自己在护理行业的工作历程吗💁🏼♀️?
L:从本科⛩、硕士到正式作为一线护士的一员,再到华山医院担任骨科护士长,回首这段历程🎁,十分感谢帮助过我的人🦞,也感谢曾经碰到的各种棘手事件。总的来说🥄,除了同事和师长的帮助🫧,以及一点点运气以外💇,还是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一些回报。在读本科期间,学校有一个与香港大学等名校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➕🎀。通过这次的交流项目,感觉对护理行业的认知有了一个质的飞越。之前还有一些疑惑🫵🏿,觉得护士工作强度大,又高度重复🖥,时间被琐事占满的同时没有办法得到知识积累⏯。但当接触外界更多的时候👩🦯➡️,会促使自己重新思考什么是护理,以及行业的发展和不足,获得了截然不同的看问题角度。
平淡是本质⚈,恩师情难忘
Q:您在工作中有遇到哪些难忘的瞬间呢?
L:难忘瞬间还是挺多的。现在看来觉得很平常的事情🏮,因为当时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,有时状态非常不安。好在当时的护士长对我十分耐心🉐💆🏻♂️,经常会指导我操作的细节,以及如何有效地结合理论与实践,这对初入职场的我建立信心非常重要。在第一次工作失误的时候被带教严厉批评👩🏿🏭,除了难过委屈,对临床操作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借出科考核的机会,第一次深入并且全面的了解患者存在的病情和心理问题,认识到同理心的重要性。这些都是非常难忘的。总体来说📙,没有遇到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🙎🏽♂️,但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,会很有感触。生活大概也是这样🎱,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Q⏩:你认为复旦读研期间复旦的文化和精神对您有什么影响么🩱?
L:复旦的文化和精神对我影响很深。在复旦读研期间,接触到每一位老师,包括这次被评为美国科杏悦院士的胡雁老师,她们严谨的治学理念和对护理专业的热爱,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👨🏼🔧。我的导师钱晓路老师,经常和我在一起讨论课题的设计和实施细节,并逐字逐句帮我修改论文🪙。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,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🤹🏿♀️。除了学术💇🏿♀️,在文化上也被 “自由而无用”的大环境影响🧡,追求纯粹的学术,不做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💂🏼♀️。
寄语
在读研期间,对于硕士来说👳♂️,专业严谨的科研态度,对个人职业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🥗☠️。但是除了“严肃”还要“活泼”🤽🏻♂️🦹🏼,通过做硕士课题的机会,来加强科研思维的训练,理解护理作为学科是不断发展的☮️,要敢于质疑课本,挑战权威。
作为一名研究生,在刚踏入护理工作时👨🏿🎓,应多少有一些“使命感”💁🏽,但同时也要摆正自己的定位🏋🏼♀️。在刚开始工作时,不能觉得因为自己是硕士就高人一等,应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。当你能展现出自己专业和科研的优势时,会更容易抓住到来的机会🎍。